免费硬盘

电影拍板的用处是什么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3/5/27 16:38:32   

 拍板的用处是什么

如果要找一个跟拍片有关的道具或符号,除了摄影机本身之外,人们最常使用的大概就是拍板了。在摄影机开始录制后,有个人先把拍板拿到画面中打板,导演再喊“Action”,是连非电影专业的人都做得出来的流程。就算不是专业的电影剧组,只要拿着一个拍板,也会让剧组一下子看似专业起来。然而,到底为什么电影剧组要有这个打板的动作呢?总不会只是为了“看起来专业”吧?

其实,打板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了要同步声音与画面。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专业的电影剧组都是分开录制声音与画面的,不像用一般的消费性摄影机或智能型手机录像一样,录完之后直接变成一个完整的影音档案,而是分成影片跟声音两个档案,或底片与磁带,再交由后制部门的人员将声音跟影片合起来。

为什么要分开来录呢?很简单,因为摄影机太吵了。电影等级的数字摄影机在处理庞大的影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所以通常会内建风扇来散热。不说这些风扇会影响到摄影机上的收音设备,常常还是现场最大声的杂音来源呢!而底片摄影机虽然不会有废热问题,但它们在卷动底片的声音可能比风扇还吵。分开收音的好处在于,收音师可以在现场找到最佳的收音位置,更靠近演员,更远离噪音,或者直接把无线迷你麦克风暗藏在演员的领口等,大多都比从摄影机的位置录音来得更好。

那么,这些分开录制的画面跟声音,要怎么把它们合成为一个影片呢?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媒材上有不同的方法,但无论是哪种媒材,首先都要做一件事:把画面跟声音的时间点对在一起,让影片上的画面跟声音一致,不会有任何的延迟。这个动作叫作“对同步”,由于这个动作的重要性,整个把声音跟画面合成的工作通常也就被称作对同步了。

别看对同步这个动作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是非常累人的工作。即使先不管它重复性高、毫无创意空间(想想每一个镜次都要对一次同步,同个分镜重拍了几次,负责处理同步的人就要对几次同步),光是要找到画面档跟声音档里面可以用来对时间的“同步点”就很困难了。什么是同步点呢?比如说,我们可以在一段画面档里面寻找一个会发出特殊声音的动作,像是一道门被用力地关上,然后再去声音档里面找出这道门被关上时所发出“砰!”的声音,并标示起来。这个“砰!”声的时间点与它所对应的画面档里门关上的时间点,就是我们可以用于对同步的同步点。可想而知,要找这个同步点其实相当不容易,最好有以下几个条件。

·声音清脆且有明显可见动作

如果画面上没有拍到门,那我们也就无从得知门什么时候被关上的了。同步点并没有办法用推测的,因为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秒的误差,人耳还是有可能听得出来。另一个例子则是对话:当演员的台词是“好”,那我们并没有办法确定他是从什么时间点开始发声的,因为“好”这个字的嘴形没有一个明确的动作;反之,如果台词是“棒”的话就比较适合用来做同步点。

 声音与动作不可连续重复

假设画面上有好几道门陆续被关上,那就很难确定哪一个关门声是对应到哪一扇被关上的门,因为每一个关门声可能都很像。虽然陆续关上很多道门的情况比较罕见,但如果换成是脚步声的话,就很常会发生找不到同步点情况。

要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同步点,其实并不常出现;就算有,也要依赖后制人员一个镜次一个镜次去翻找,更是辛苦。然而,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如果找同步点很困难的话,我们何不自己创造一个同步点出来呢?于是,剧组们就开始在影片的最开头处打板,让后制人员能很快地找到同步点来对同步。拍板正是以此目标来设计的:材质是可以发出清脆而足够大声的特定木材或其他响板材质,并在响板部分漆上黑白相间的条纹,以便清楚辨识拍板合上的时间点。从此,每逢有现场收音的电影拍摄,打板就成了必做的动作之一。

即使今日已经有许多不用手动找同步点的声画同步方法,不用打板也可以靠时间码同步或利用声波比对等方法来对同步,但打板仍然是最保险的方式。只要摄影机跟收音机都有确实录下打板的瞬间,就算其他方法都失灵,也可以轻松地回到手动对同步的方式。现在的好莱坞剧组流行用iPad上的拍板应用程序来做有线或无线的时间码同步,这些拍板应用程序仍然会在开始计时的时候发出闪光与哔声,作为传统打板动作的替代。

 打倒板

打板通常是在开拍前的动作,然而有些时候,剧组会选择在该镜次的拍摄即将结束时才拍摄拍板,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拍片有很多时候是很需要抓时机的。比如说某个分镜必须让火车在背景经过,所以当看到火车从远方出现的时候,演员与摄影师就要马上入戏;又或者在多云的天气时,突然有个间隙让太阳能探出头来,剧组便可以捕捉到晴天一般的光,这些时候通常没有时间让场记先进到画面里面打板。如果场记没办法“先进去”的话,那就让他最后再进去吧!等到戏都拍完了,场记再进画面,就一定没问题了。

不过,最后才打板却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胶卷摄影的时候,所有接续的片段都是录在同一条胶片上的,必须等冲印出工作用拷贝之后才会分成一个个片段用来剪辑,而用来辨识每个片段的开头的,常常就是拍板出现的第一格画面。如果在片段的最后才打板的话,很容易让处理分段的人员误会,以为该片段是从拍板出现的时候才开始,导致错误的分段。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板倒过来打,就不会跟正常的打板方式搞混了。只要分片段的人看到拍板是倒着的,他就可以知道这个片段应该是要反着切,就不会分错片段。所以,只要是片段结束的时候才打的板,打板的人都会将它倒过来,以标示这是结尾时才打的板。这样的状况,就被称作打倒板。跟国旗放反的意义不一样,倒板就只是纯技术上的考虑而已。

拍板最大的功能就是用来打板,以创造出一个方便后制人员把声音与画面同步起来的同步点。然而,这并不是拍板唯一的功用。在拍板的响板部分之下,还会有一块小黑板。这块小黑板,又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其实,小黑板上的信息,也是为了后制方便,特地写出来要让摄影机摄制下来的,上面会记载像是片名、场次、分镜号等的信息。你可能还会想问,后制又为什么需要这些信息呢?直接挑出要用的镜次,让剪辑师把这些镜次拼接起来,不就完成剪辑了吗?为什么还要浪费硬盘储存空间或胶卷,去拍一个在电影院放映时完全不会出现的信息呢?

答案很简单:是为了整理素材。如果是一支三天拍完的小短片,那它的素材确实可以在后期的时候依靠组员的记忆来整理。若是一部九十分钟长度的剧情片呢?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假设这部长片中,每个分镜的平均长度是五秒钟,用九十分钟去除的话,就可以得到该片的总分镜数。90×60÷5=。总共有上千个分镜。如果不知道每个片段是属于哪一场的第几个分镜的话,剪辑团队就得在遇到每一个新分镜的时候,从(可能有上百页的)分镜脚本里面找出新分镜是位在哪个段落,才能确定该把这个分镜放在时间轴里的什么地方,这当然是毫无效率可言。因此,剪辑团队们都会希望他们接收到的素材最好是都标明清楚每一个片段是属于第几场、第几分镜的第几个镜次,好让他们可以用最高的效率、浪费最少的人力与时间去把所有片段都排序好。

这些虽然与画面有关,但本身不属于画面内容的信息,就是所谓的后设资料(metadata),也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对一般人来说,最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用手机拍照时,存下来的相片档里也通常会有拍摄时间、相机型号、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等信息,这些也都是后设资料。后设数据最大的用处之一就是可以用来排序或整理,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按照拍摄日期来整理相片,就是依靠相片档里的后设资料。

数字相机或许有着强大的储存后设资料的功能,但对于以往拍片用的胶卷摄影机来说,要怎么把后设资料附着到胶片的每一个片段上呢?每拍完一个分镜就把胶片抽出来贴上标签显然是既没效率又危险的做法,胶片要是曝光而报销就糟了。于是,剧组们干脆就在每个镜次的开头摄制下该镜次的后设数据,让剪辑团队只要看到这个写了场次、分镜号跟镜次的小黑板,就知道该在这里动刀,剪下一个新的片段出来,并且也可以马上知道该把这个片段摆在时间轴的哪个位置,大幅缩短了剪辑的准备作业。由于摄制小黑板跟打板的目的都是为了后制便利,人们干脆就把小黑板跟打板用的响板装在一起,形成了今日电影拍板的样子。在中文地区,又因为拿这个板的通常是场记,所以它也被叫作“场记板”。

这种保存后设资料的方法,就像一些底片相机可以在底片上印上拍摄的日期,是把后设数据当作一般数据来储存。而由于电影的戏剧内容是在打完板、场记退开到画面之外后才开始。拍板的摄制也不会影响到真正的内容——只要打板的人没有因为打板太大声而吓到演员的话。

然而,到了数字摄影当道的今天,后设资料应该已经可以在摄影机上直接输入到影片档里面了,像是BlackmagicDesign所出的电影摄影机就有这个功能。为什么剧组们大多还是保留了在拍板上写后设数据的传统呢?这是因为虽然在数字摄影机上直接输入场次数据很方便,但是电影业界的数字影片格式一直没有统一,即使在摄影机上可以输入后设数据,也不能保证后制软件在汇入影片素材档的时候可以读到那些数据。因此,目前最保险的做法,仍然是最传统的——在拍摄的一开头先录下场次数据,不管是用传统的木质拍板,还是iPad里的拍板应用程序。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汇入素材文件到剪辑软件之后,剪辑师可以直接在画面上看到每一个片段的信息,不用去找储存后设数据的地方,让整个剪辑的过程更直觉。你也许又想到一件事,既然声音跟画面通常是分开录制的,画面的后设资料被写在拍板上录制下来了,那声音的后设数据又是怎么纪录的呢?同理,这些信息也是直接录制到音轨里面的,方法就是找个人对着麦克风说:“第几场,第几分镜,第几镜次。”或者在台湾更通用的:“场三,shot2,take1。”

 开始录像之前

我们现在可以整理一下开始录像时各个动作的顺序。首先,所有人要就定位:演员站定位准备开演;场记举好拍板给摄影师拍摄;摄影师也要对焦在拍板上,并让整个拍板入镜——这是为了让片段的一开始就有清楚的后设资料,剪辑人员不用再到片段里面寻找拍板何时会出现在画面里。另外,收音人员要把指向性麦克风对准负责记录声音后设资料的人,通常也是场记,好让后设数据可以被清楚地录下来。当然,也要确保打板的声音有好好地录到,亦即够大声,又没有大声到爆掉,毕竟超过录音范围就失去意义了。

准备好之后,负责指挥这项流程的人,通常是副导演,他会先喊“Sound”,要收音组开始录音;收音师在确实开始录音之后会喊“Speed”来表示录音已经开始并且录音速度正常;这时场记再接着喊“场××,shot××,take××”给收音组录下来;录好声音的后设资料之后,副导演才会喊“Camera”,要摄影师开始摄制——这是为了节省影片的大小,毕竟无论是胶卷还是数字档案,画面的每秒储存成本都要比声音高得多,才让摄影机尽量晚开始录像。

摄影师听到副导喊“Camera”之后就会按下录像键开始摄制画面。确认摄影机开始录像之后,摄影组会回报“Rolling”,意思是摄影机的马达已经开始转动,这是源自于胶卷摄影机的术语,留存到了现在。这时,声音跟画面都已经开始录制,拍板上的后设资料也已经被摄影机录制下来,场记就可以打板了。要注意的是,场记必须要确认声音与画面都开始录制之后才能打板,因为同步点就是要声画两者各自都有,后制人员才有办法对同步;打板的时候板的下半部要尽量保持静止,这样后制人员对同步的时候才会有清楚的画面同步点可以用。打完板之后,场记就要尽速退出画框之外,摄影师恢复画框位置,收音人员恢复麦克风位置。然后,就是副导或导演喊“Action”,演员开始演戏的时候了。(综编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