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胶粘剂 >> 胶粘剂市场 >> 科普好文一文读懂热门产品高导热胶黏剂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并且电子部件的组装密度加大,体积也不断缩小,使得电子部件和产品呈现出小型化、轻微化、紧凑化的趋势,更多的部件被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空间。
这些集中的部件在高频工作时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且根据调查,温度每升高2℃,电子元件的可靠性降低10%。这就要求封装材料能将器件产生的热量及时导出,以此减少热量对设备性能的损害。
而电子设备的微观表面是粗糙的而不是光滑的,并且它们的有效接触面积仅约10%。如果散热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传热介质是空气(空气的热阻约为0.06K/W),则热流可能会绕过空气,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导热路径。相反,选择导热介质,它可以形成良好的导热路径并增强散热能力。
电子元器件的热传递示意图
导热胶应用优势
高导热胶黏剂结合了高分子树脂的可加工性和填料的高导热性,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芯片封装、大功率LED照明等电子封装行业,体现出极大的优势。
导热胶的优势如下:
①广泛适用性:随着电子器件设计复杂度的提高,相较于传统众多的导热材料,导热胶可以更好填充元器件不规则的间隙及克服零件的公差。
②适合大规模自动生产:导热胶可以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快速施胶,适应工业领域自动化生产工艺的需求。
③长效可靠性:导热胶在众多的测试以及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表现优异,如热稳定性,耐热冲击,电气绝缘性及振动老化等测试。
导热胶的导热机理
导热胶主要由树脂基体(环氧树脂、有机硅和聚氨酯等)和导热填料组成。
其导热原理为:固体内部导热载体主要为电子、声子。
大多数聚合物是饱和体系,无自由电子存在,此外由于受分子链的随机缠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以及聚合物的影响,聚合物的导热性很差。
树脂基体导热胶黏剂的导热能力主要取决于导热填料,导热填料一般分为两类:金属填料和无机非金属填料。
金属填料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通过电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传递热量;
无机非金属晶体通过排列整齐的晶粒热振动导热,通常用声子的概念来描述;
因此,在胶粘剂中加入高导热填料是提高其导热性能的主要方法——导热填料分散于树脂基体中,彼此间相互接触,形成导热网络,使热量可沿着“导热网络”迅速传递,从而达到提高胶粘剂热导率的目的。
常见导热填料介绍
01金属填料导热胶
目前常用的导热填料有金属材料(Fe、Mg、Al、Cu、Ag)。
银粉
优点
在金属填充材料中,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纯银导热率为W/(m?K)]和抗氧化性。在电子工业中,作为导电浆料的功能相,银及其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因此,针对其的应用与研究也最多,约80%电子浆料产品的主体功能相是各类银粉。
缺点
然而银导电胶的一个缺陷是,在电场的作用下,银会产生电子迁移,使得导电胶的导电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器件的寿命。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银迁移问题,通常采用片状及纳米级银粉来解决。
对于银胶中银粉使用量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则是通过在银粉中掺杂贱金属(Ni、Al、Cu等)或其他导电物质来减少体系中银粉的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铜粉
优点
与其他金属类填料相比,铜粉不仅具有与银相近的导电性(20℃时,银的电阻率为1.59×10-6Ω·cm,铜的电阻率为1.72×10-6Ω·cm),而且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贱金属,铜还具有良好的耐迁移性能。
缺点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活泼的化学性质,铜在空气或高温环境下极易被氧化,生成难以导电的氧化铜或氧化亚铜,使其电阻增大。目前研究的重点仍然是改善铜的易氧化性,使以铜作填料的电子浆料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02非金属填料导电胶
常见的非金属填料有氧化物(Al2O3、ZnO、BeO、SiO2)、氮化物(AlN、BN、Si3N4)。
其中氧化硅、氧化铝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而且价格低廉,得到了广泛使用。氮化物绝缘材料中氮化硅、氮化硼由于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价格较昂贵。
除此之外,常用的非金属导电填料还有石墨、炭黑、碳纳米、碳纤维管等碳系填料,这些新型的导电填料广泛应用于印刷电子行业。
其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两种较为理想的优质填料,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