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免费硬盘 >> 免费硬盘特点 >> 变形记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
从形态上而言,U盘还是最方便的移动存储设备,不过随着人们对数据量需求的巨大增长,我们也需要更快、更大的U盘来承载更多的图形创意工作。
闪迪在产品规划上别也新裁,将一块SSD放入了一块小巧的U盘中,并将其命名为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研发代号CZ)。这样的设计让我想起了卡夫卡的名著《变形记》,因为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或许也要换个视角来审视这款“另类”的产品。
在经典设计中体现技术深度
第一眼看到闪迪至尊超极速USB3.2固态闪存盘(以下简称CZ),就让我立刻想到另一款产品——至尊极速USB3.1闪存盘。事实上,闪迪的这款旗舰级U盘已经延续数代使用这个设计了。在这个成熟的无帽指推设计,在使用中可以顺畅地推出/隐藏USB接口,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我们看到,CZ采用经典黑红色包装,整体包装乃至产品外观具有较好的辨识度,无论是USB3.2命名标识还是“在15秒内完成传输一部完整版4K电影”等产品亮点均印在包装正面显眼位置,其包装正面的右上角写了插口“USB3.2Gen1”版本的提示字样,更随机配送了一根印有闪迪英文名的挂绳。
使用的体验也遵从于过去我们对该设计的使用经验,它能够在收纳和使用两种形态之间快速切换,抛开了保护帽的困扰,无疑更符合“懒人”们的使用习惯。在配备了钥匙孔后,这款U盘便可挂在钥匙环、背包、或者其他方便辨识的挂件之上,作为一枚颜值很高的EDC物品展示出来。
外观上,我们看到它采用了金属铝制外壳,在产品定位的区分上,闪迪在超极速的产品上一直沿用这样的更为优雅、耐用的材质,而在极速等级的产品上则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材质。
从尺寸上来看,CZ的三围尺寸为71mm×21mm×11mm,比一块口香糖还略为小一些,也比至尊极速USB3.1闪存盘的尺寸(70.87mm×21.34mm×11.43mm)更小。能够将一块SSD置入U盘之中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
要知道一块M.2接口的规格SSD的横截面积是22mm×80mm,已经超过了CZ的长和宽的规格,这需要重新裁切PCB板尺寸,还要照顾闪存颗粒的尺寸,并给外壳的散热留出足够的空间。可以说,CZ真是一款小巧而不简单的产品。
略为神秘的USB3.2接口
相对于U盘而言,不少人第一次看到“固态闪存盘”都会感到陌生,实际上,这一命名并非CZ特有,早在CZ80时有心的就会发现使用测试软件可以和普通硬盘一样读取这款U盘的S.M.A.R.T值,结合其不凡的读写性能表现,当时就有人分析闪迪在U盘上使用了精简版的SSD主控芯片。
而在CZ88系列上市之后闪迪便以此为卖点经行宣传,所以可以认为CZ是这一类型U盘的第三代产品。
相比于一般U盘使用简陋的控制芯片,“固态闪存盘”这类产品采用了性能更为强大的精简版SSD主控芯片对NAND闪存颗粒进行数据存取,在依靠SATA-USB桥接芯片将主控芯片对接USB接口已实现数据传输。虽软桥接芯片会损耗掉一部分性能,但是相比传统结构U盘依然有着更强的性能优势。
作为该系列全新的升级款,USB3.2是顺应了USB新命名规则,因此这款闪迪至尊超极速固态闪存盘,在接口速度上和其他CZ型号没有变化,仍然是使用了USB3.2Gen1的5Gbps接口,也就是MBs的速度上限。
区别在于,这款新品在容量方面进行了升级——从过去的/GB,增加了GB和1TB两个大容量版本。如此一来,无论是性能还是容量,闪迪至尊超极速固态闪存盘都可以媲美固态移动硬盘使用。
不错的基础性能测试
在新版CZ的包装上,“读取MB/s;写入MB/s”的卖点成功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这样的官方宣称性能足以同固态硬盘一争高下,而在具体性能测试中,新版CZ的确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选用华硕枪神5Plus作为测试平台(配置为RHX/32GB/2TB/RTX),插入U盘后顺利完成驱动安装,以十进制标称的1TB容量,在二进制的系统内部就变成了GB,Z1TB出厂预格式化为exFAT,有着更好的OS与移动设备兼容性。
在ASSSDBenchmark测试中,CZ连续读取速度达到.12MB/s,连续写入速度达到MB/s,而4K-64Thrd读取速度为IOPS,而4K-64Thrd写入速度为IOPS,虽然和标称数据有一定差距,但这样的表现已经达到了性能不错的SATASSD水平,应对高效数据传输完全没问题。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CZ续读取速度达到MB/s,连续写入速度达到MB/s,4K连续读取速度为16.21MB/s,4K连续写入速度达到23.15MB/s。
在ATTODiskBenchmark测试中,CZ在写入KB数据包时速度便超过了标称的MB/s,读取更是在KB时便超过了标称的MB/s,其最高读写速度分别为.2MB/s和.5MB/s。
意料之中的稳定性测试
如果与传统闪存盘相比,CZ在速度上已遥遥领先,毕竟它的核心是一块SATA构架的SSD,拥有单独的SSD主控和更高容量的颗粒,所以我们在素质也将它放在与SSD一个水准线上。特别是CZ的尺寸比起传统SSD更小,所以更考验其封装上的散热效率。
我们采用了HDTunePro来测试其稳定性。整体来看,硬盘的曲率和散布是非常规整的,HDTunePro的读取速度平均达到MB/s,写入平均速度也能达到MB/s。而在HDTunePro的读取时,我们测得温度为58℃,而在写入测度时,U盘温度接近了70℃。
以往我们很少在闪存盘上看到么高的温度,但如果将其看成一块SSD,这样的温度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它的尺寸如此之小。通过红外测温枪,我们测得写入测试时的外壳温度最高为61℃,说明产品的散热效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CZ更多还是作为U盘来使用的,大部分拷贝工作都是短暂的触发应用,大部分使用场景都没有超过3分钟,所以发热量较大的问题在日常应用中几乎不会带来影响。
实际应用让人满意
相对于跑分数据,我们更关心CZ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数据传输应用上,我们模拟选择单个45GB的视频文件和GB游戏文件拷贝,测试新版CZ的读写性能。
向CZ拷贝总大小为单个45GB的视频文件,实测总耗时为s,全程基本能保证MB/s左右的传输速度传输,我们另找了一块HDD移动硬盘与之相比,传输速度仅能维持在70MB/s左右,CZ在日常应用中的速度优势非常明显。用其拷贝张照片,拷贝时间约为23秒,测得平均速度同样为MB/s左右,这样的表现可谓相当不俗。
值得肯定的安全性
除了性能外,闪迪移动存储产品在安全性上的表现在消费市场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CZ随盘附送了免费官方加密软件SanDiskSecureAccess,可以通过设置密码为自己建立加密私人存储库,你只需要将需要加密的文件,拖入软件界面就可以自动完成入库加密,支持位AES加密,绝对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出色的兼容性,让用户在Mac和Windows系统上都可以闪存盘上SecureAccess库中的加密文件进行查看。
EF点评
作为一款被设计成U盘的SSD,CZ保持了SSD一向的速度和稳定素质。作为第一款闪迪探索U盘形态发展趋势的产品,它的表现非常值得肯定。有理由相信,在CZ之后市场上会涌现更多U盘形态的移动SSD。
基本参数
产品容量:1TB
产品接口:USB3.2Gen1
标称速度:读取MB/s,写入MB/s
传输协议:SATA
兼容性:兼容Mac和Windows系统
产品尺寸:长71mm×宽21mm×高11mm
质保服务:终身质保
参考价格: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