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免费硬盘 >> 免费硬盘特点 >> 我这台静音5600G主机,可以玩永劫无间
前言
AMD新推出的APU,之前我们已经分享了G,这次我们来分享更具有性价比的APU——RyzenG,从硬件规格上看,G规格比起G更低些,这颗CPU组装起来的电脑会更加静音,但是有个问题来了,它除了能玩DOTA2、LOL这一类竞技游戏之外,能够玩最近大热的《永劫无间》吗?
组建测试平台
CPU
▲京东券后价格,其售价比起X还便宜。当然一分钱一分货,L3被砍掉一半,只支持PCIe3.0是大家要接受的代价。不过游戏体验上,G跟X在CPU方面的性能有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
外包装的风格跟Zen35系列的包装风格很像,只是右上角多了“AMDRADEON内置显卡”。
G跟G/X在这一方向上的外观区别不大,但是CPU表面的型号标识有不同。
▲内含CPU一枚,说明书一份,贴纸一张,以及散热器一枚。
▲CPU还是AM4的规范,所以Zen开始的CPU长得非常像。
▲散热器,保修需要用到,喜欢静音的朋友们,推荐忽略掉它。
主板
▲主板用微星MSIBM迫击炮,大名鼎鼎的它,我是元收入囊中,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的话可以享受三年以换代修,性价比十分出色,迫击炮的大名大家都知道的。
▲主板整体做工十分出色,硕大的MOS散热片就是迫击炮系列最出色的招牌。提供的M.2NVMeSSD散热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两个槽位之间切换。
▲CPU供电区域采用8+2+1相供电,每相供电最大支持60A,msi供电比较特殊的是单独为i/odie供电,可以让内存控制器跟PCIe控制器更稳定。mos的散热片非常大,可以为mos提供很好的被动散热。
两组双通道DIMM内存插槽,我曾经用FURY的叛逆者DDRG*2,在这上面稳定运行DDR/FCLK。
▲主板的下半区域有6个SATA接口,2个M.2接口,两条PCIe全尺寸显卡接口,以及两条PCIeX1扩展接口。
▲i/o区域,有我们这次需要的HDMI/DP显示输出接口,以及P/S2键鼠圆口,USB2.0接口2个,以及无U刷bios功能按钮,板载2.5G网速网口,USB3.0TpyeA接口两个,以及USB3.1TypeA/TypeC接口各一个,板载7.1声道输出插口。
内存
▲内存采用金士顿重装上阵的FURY叛逆者DDRG*2套装的内存条,它原先就是大名鼎鼎的掠食者系列,但是由于HyperX品牌变更,所以改成了FURY子品牌旗下的叛逆者系列。
本次使用的是无光内存条,散热更出色,更贴合静音的主题。
▲内存造型很眼熟?内部配件很眼熟?文艺复兴嘛........
▲叛逆者系列内存条,咳咳咳,采用的是经典的掠食者系列的外观,厚实的散热片主体为磨砂喷涂,搭配上亮黑色的金属片。
产品的LOGO放中间,两侧依然是产品的型号跟归属系列的英文标识。
▲产品的背面,emmmm,对,造型跟原先的差不多,但是产品编码有差别。
▲虽然这对内存条不带ARGB,但是这个经典的造型立起来非常有气势。
▲顶部由于没有ARGB跟导光带,整体的散热面积更大,整个散热片形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散热。上面还可以看到内存条的logo。
散热
▲散热选择德商必酷(bequiet!)的DARKROCKSLIM,德商必酷在玩家中戏称为闭嘴,其全系列产品主打静音,给玩家更加安静的使用环境。
外包装一直延续着德商必酷系列的外观设计风格。
▲DARKROCKSLIM虽然身材娇小,但它散热效果非常不错,官方实测是可以满足WTDP的CPU散热,我们这次看下它能否完美压制G。
鳍片迎向风扇进风的一侧有波浪状边缘,并作了流体力学优化,能够让风更快速通过鳍片。塔体两侧与风扇的接触位置有吸音减震条,可以进一步减少噪音。
▲塔体十分纤薄。
▲官方标配一把SILENTWINGS3静音风扇,扇叶为水波纹设计,风扇的驱动电机采用六极马达,这一切只为保证散热效果出色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静音。
▲散热塔体的涂层富含大量的陶瓷颗粒,涂层更为坚固,同时也能提升鳍片的热交换效率,提升散热效能。
▲鳍片之间采用折fin,鳍片与热管采用穿fin。
▲纯铜镜面底座,四条热管采用焊接的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到鳍片表面有凸起,以增加鳍片的表面积,提升消热效率。
▲配件包十分丰富,可以让散热器十分轻松的安装。
SSD
▲因为G的PCIe控制器仅支持PCIe3.0,所以本次测试,我从雷克沙SSD双兄弟中跳出NMITB作为我这次装机的SSD啦。
雷克沙NM1TB标称读取速度高达MB/S。
▲背面是产品的简易版多国语言说明书。
▲内部就是一个PVC保护盒,以及一封说明书。
▲保护盒内里是雷克沙NM1TB的本体,以及一枚固定螺丝。
产品的正面有铭牌贴纸,上面是产品遵守的欧盟CE安全认证,以及产品的参数。
▲主控是来自雷克沙自家的主控DM,这款主控读写速度相当出色,运行时发热适中,搭配上固件里的电竞级智能温控模式,能够让NM1T运行更加稳定。
▲NAND颗粒是3DTLCNAND颗粒,单颗2Tb=GB,4颗组成1TB的容量,NAND21年13周出厂的。
▲轻轻的把铭牌贴纸揭掉,贴在PVC盒子上。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NM1TB的外观,与外包装的图片基本一致。整个内存盘做工出色,走线、焊点清晰,电子元器件非常紧固,是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上的成品。
这种自动化流水线会配备有自动化检测环节,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根产品都是高品质。
▲NM1TB是单面颗粒设计,这样能更方便的散热,同时也更能适应笔记本的使用环境,可以作为笔记本升级NVMeSSD的首选项。
电源
▲如果想要静音并且转换效率高,为未来加装显卡做准备的话,可以把德商必酷的STRAIGHTPOWERW钛金电源列入参考列表。这款全模组白金电源质量出色,运行时十分安静,转换效率高,电源裕量大,可以适应未来顶级显卡升级需求。
▲G的功耗并不高,所以我选用安耐美80plus白牌W静魂,主打静音、稳定与性价比,三年免费换新。
▲非模组电源内部的配件其实很简单,电源、说明书、质保卡、螺丝、AC电源输入线。
▲电源采用12cm强力风扇,能够减少运行时的噪音,两侧的LOGO无论电源在什么安装方向,都能正确让用户识别出产品。
▲背面则有产品的铭牌。上面有转换功率表,以及电源遵守的规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款单路+12V电源。
机箱
▲因为这套配置主打静音跟无光,这次选用的德商必酷(bequiet)PUREBASE白色钢化玻璃侧透板。这款机箱外观设计非常有特点,方正又多了点圆润。白色的外观令人一见倾心,侧透的钢化玻璃又可以安安静静的欣赏机箱的内部,同时方便观察硬件情况。
机箱的前面板四个边角采用立体倒角设计,让机箱线条更加柔和,同时也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时,不小心被尖锐边缘所伤。
▲另外一个侧面是钢板,这样可以让机箱更轻些,方便搬动,同时也可以让随意的理线得到遮挡,提升美观度。
▲机箱的顶部可以最大支持水冷,同时兼容/水冷,也兼容安装/25风扇两把,此时搭配配件包里的磁吸式防尘网,如果不想安装风扇,可以使用磁吸式防尘盖板。
▲机箱的所有i/o交互区域都在顶部朝向用户的一面,方便使用。
▲机箱内部五金架构出色,前面板后有进风口跟防尘网,内里可以最大支持水冷,机箱标配一把静音风扇。后置标配一把25静音风扇。机箱内部出线孔位置有遮挡,让机箱布线更美观。
▲机箱背面有丰富的理线孔,方便玩家理线。PUREBASE最大支持4个2.5英寸硬盘位,以及两个3.5英寸硬盘位,硬盘架可以在机箱底部适当档位踢动,架子里有机箱的配件包。
装机过程很简单
▲其实装机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把G、内存条、SSD往主板上一装。再装上散热器。基本上就搞定了绝大部分了。
▲主板装入机箱,再往机箱里装配硬盘、电源,然后接入电源、信号线,就完成了装机。
▲最后再把钢化玻璃侧盖板盖上,就完成了装机。
理论测试
▲首先是CPU-Z与GPU-Z的联合验证,内存、主板、CPU、核芯显卡都正确识别了。内存也超频至DDR,FCLK也打成了。
▲CPU跑分,跟第一代Zen的0X在性能上差不多,但是单核性能已经提升巨大。
▲国际象棋测试,分支预测能力同样优秀。
▲CinBenchR20测试,性能比X略弱一些,比强。
▲CinBenchR23测试,性能介于X与之间,不过这颗U比较有趣的是,功耗并不高,发热也不高。
▲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G同样也得到了了完整的内存读写能力带宽,毕竟核芯显卡更吃内存的读写速度。
▲CrystalDiskInfo正确识别了雷克沙NM1TB,通电时间10H是因为我做完一系列测试之后,最后才测试这块SSD。
▲CrystalDiskMark1GiB测试块项目,连续读写表现上,可以看到连续读取已经超越了官方标称的MB/S,写入也大于MB/S。而SSD最重要的4K与4K连续读写能力则表现出了一定的水准。
▲在64GiB测试块项目上,我们看到这块NM1TB并没有明显的掉速,也照样打成了官方标称的速度。SLC的加速区域实测是大于64GiB的。
雷克沙NM1TB与G/G搭配相得益彰。
▲我们来看下双烤测试,双烤测试下,CPU温度最高为℃,核芯显卡的最高温度为℃,DARKROCKSLIM正好可以压制住G。整个主机并没有那种吵的感觉,整体还是十分安静的在运行,整个下来非常出色的静音体验。
▲这是G整机的各个状态功耗,可以看到,就算双烤状态下,整机功耗不超过W,真的是非常省电。
▲3DmarkFireStire系列测试,比起前代的APU,CPU性能得到了提升,核芯显卡性能大家比较熟悉,Vega7比较适合在p分辨率之下运行。
▲3DmarkTimeSpy系列测试,性能当然比不上G,但是又比好,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CPU。
▲3DmarkCPU项目测试,性能比X略弱一些,强于。
永劫无间试玩
▲永劫无间只能开启p分辨率,开启最低全部特效。不过实话实说,就算这么低的特效设置,游戏玩起来并没有模糊的感觉,整个画面跟人物建模还是非常出色的。
▲玩两把3人组队模式,虽然都是机器人居多,但是对于上手来说十分友好,整个游戏画面出色,G在游戏里面表现十分流畅,多人混战也完全不虚。
▲不卡顿,我都忘了我是用集成显卡在玩的,目前这款游戏还未支持FSR技术,期待未来加入FSR技术之后,可以提升游戏的流畅度,让用户获得更出色的享受。
3A大作体验
▲文明6的宏大让很多人都沉迷期间,DLC又让玩家有不一样的文明体验,我们这次来看看G整机能否流畅运行呢?运行的分辨率固定在p这一分辨率上。
▲低特效下的图像测试,文明6采用帧生成时间,换算成我们熟悉的FPS大概就是81FPS左右。
▲低特效下的Ai性能测试,每回合大概耗时7.53秒,这会让下一回合变得很快到来。
▲中等特效下的图像测试,换算成帧率是大概61FPS,也就是G在中等特效也能比较顺畅的运行游戏。
▲中等特效下的Ai性能比起低特效差一些,不过也达到了8.03秒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
▲接着选择PLAYU平台的《刺客信条英灵殿》,这次看看G在Benchmark下的表现吧。
▲p分辨率+低特效,平均FPS达到了32FPS,如果开启了SAM技术后,整个画面会有些许流畅度提升,还是可以一玩的
▲育碧的另外一个3A大作,就是FARCRY5啦,我们看看p分辨率下,G这套整机能做到什么程度。
▲低特效下能达到35fps的平均分辨率,诶?好像还不错呀。
▲中特效能达到31FPS的程度,嘿嘿,这个还能玩呀。
▲最后我们再来测试一下《荒野大镖客2救赎》,看看p最低特效下,G整机的表现是怎么样的吧。
▲benchmark测试完毕,超越了24的入门级流畅,G整机还是可以玩《荒野大镖客2救赎》的,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总结
▲这是我这次测试的游戏汇总,可以看到,面对3A游戏,G还是可以在低特效或者中特效下玩游戏,而且整个平台功耗也不高,只要合适的装备,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玩很多3A游戏,当然LOL与DOTA2、吃鸡这一类的游戏更加不在话下,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整个整机也能十分静音的运行,可以这么说G是目前显卡荒时代下,非常出色的一款带核芯显卡的高性价比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