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硬盘

Meta裁员1万多人寒气传到了美国他们的

发布时间:2023/1/20 22:21:04   

#meta宣布将裁员超人#11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下午,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面容憔悴地出现在公司的在线发布会上。离公司宣布裁员13%的决定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这意味着将有多名员工离职。显然扎克伯克的心情不算太好,因为这是他经营公司18年来做过的最艰难的决定,所有的难受都写在了脸上。他说,Meta正在削减每个部门的岗位数量,但招聘部门裁员幅度最大,因为公司计划在年减少招聘人数。除了少数部门外,Meta计划将冻结招聘的时间延长到明年第一季度。

他说他会为这个决定负全部的责任。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像球场上某个球员失误了,然后赶紧举手示意是自己的问题,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的示意其实已经没有任何作用。球员犯错了,还能有主教练直接替换下场。扎克伯克说自己有责任,他有不会把自己开掉,就算开掉,他手里的股份也还在。所以这种担责,更像是在撒娇:好吧,都是我的错,你看这样行吗?

全世界高喊地球变暖很多年,但意外的是,寒气却先来了。任正非说要把寒气传递给所有人,没想到,也传到了大洋彼岸。当我们这边的互联网大厂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那边的大厂们日子也很拮据。扎克伯格和他的Meta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与Facebook曾经齐头并进的另一大社交巨头推特,裁员的幅度更大。

马斯克折腾了大半年,终于完成了对推特的收购。但没有人想到,折腾才刚刚开始。接手之初的“不会裁员75%”,还特地辟谣。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在没有明确加班费的情况下,推特的管理人员要求一些员工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满足马斯克关于“绑定‘推特蓝’订阅与蓝V认证”的要求,因为马斯克要求这项功能在11月的首周就能上线。推特的部分经理向《纽约时报》表示,为了完成马斯克的任务,他们在周末只能睡在办公室里。后续确实没有裁员75%,“只”裁员50%,截至年年底,推特的全职员工超过人,也就是说,裁员规模约人。

11月10日,还是当地时间周三,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成为了全球首家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原因是今年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收紧和令人失望的业绩报告引发市场对该公司股票的历史性抛售。8月份的时候,亚马逊表示二季度全球直属员工减少了9.9万人,主要是仓库和配送中心裁员。在11月初宣布暂停招聘新的员工之后,亚马逊的AmazonMusic也面临被砍掉的危险。这款类似苹果ITunes的在线音乐产品,大概有人的团队。

10月20日,微软表示,将在多个部门裁员,包括Xbox、战略任务和技术组织等多个部门,涉及不同级别、团队和驻地。此次裁员人数接近人。今年7月的时候,微软曾表示,考虑到经济存在衰退风险,公司计划裁减其18万员工中的不到1%,并大幅放缓了招聘。从目前的结果看,微软还是放缓了自己的大砍刀,刀下留人。

手机第一品牌苹果也暂停了自己的招聘计划,宣布到年9月间不再招人,并且已经解散了几百人的招聘团队;英特尔CEO表示将开始有针对性的裁员,数目可能大几千人,并进行其他调整,包括减少工厂工作时间以应对经济低迷;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表示将裁减13%的员工,以更大范围地节约成本。在前几个月,他们已经裁掉了2%的员工,暂停了招聘;全球最大的电脑硬盘厂商希捷表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8%;马斯克自己的现金流公司特斯拉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就宣布暂停招聘,将裁员10%,涉及近万人;9月,谷歌就曾以团队重组等名义裁员,如果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转岗到新的岗位,就只能选择离开;美国互联网支付平台公司Stripe的CEO在11月3日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将裁员14%。15分钟后,不幸被裁的员工就收到了邮件通知,效率高得惊人;同样11月3日,甲骨文大规模裁员人,该部门大概有名中国人受影响……

据机构统计,截至11月10日,年全球科技公司至少裁员了10.6万人。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互联网大厂的集体减速,中外都差不多。

资本是贪婪的。近三年的疫情以来,整个世界的目光集中到了网络经济。正如扎克伯克在员工视频会上说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世界迅速转向网上,电子商务的激增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增长。许多人预测,这将是永久性的加速,即使在疫情结束后也将继续。我也这么认为,所以我决定大幅增加我们的投资。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不仅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衰退、竞争加剧和广告业务下滑都导致我们的收入比我预期的要低得多。”疫情放大了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也放大了资本对于无限市场的想象力和追逐。以Meta此前的疯狂扩招为例,据统计,其在年和年总共增加了超2.7万名的员工,截至年9月底,员工规模是8.7万人,和一年前相比增加了28%。截至今年9月底,谷歌员工总数达18.7万人,同比增长24%。截至今年6月底,微软员工总数达22.1万人,同样同比增长超20%。亚马逊人员规模在年一季度达到近三年的高峰,为.2万人。

当时有多疯狂,如今就有多沮丧。有一项有趣的数据调查表明,美国上市公司裁员的频率与人数,和美联储加息幅度及次数成正比。对此相对应的是,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也是美联储今年第6次加息。

裁员,也就成了国外企业“战胜”自己的最有效和最常规手段。没有业务,也就可以没有人。没有了人,人自然就没有了更多“作”的机会。以前大家一度非常羡慕海外互联网公司的各种福利待遇:完善的娱乐休息设施,如橄榄球、乒乓球、Xbox游戏机,星巴克咖啡,私有湖区,办公室电影日;免费的一日三餐和零食,还提供啤酒、游戏室和园区内理发店,甚至有医疗保健,脊椎按摩师、针灸、健身房;员工去世,他们的配偶可以在未来10年领取其一半的薪水……殊不知,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全球疫情下的互联网市场间歇性繁荣,给了互联网公司太多的想象,但这注定了不会是一张长期饭票。当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当市场的红利逐渐消退,走出互联网呼吸户外的空气依然是大家的首选。而在更加广义的范围下,大国博弈、国际局势动荡、全球化业务退潮都在进一步压缩互联网企业的生存空间。互联网曾是过去20年来增长最快的行业,现在无疑触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创新的难度系数都成倍的增加,用户消费的迭代速度加快让互联网企业应接不暇、疲于招架,竞争已经到了不靠产品说话,而是靠价值观的诋毁。当发轫于中国的TikTok远渡重洋,用5年时间以摧古拉朽之势席卷全球时,留给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又少了一些。

精英式的美国互联网行业,终将迎来草根逆袭式的颠覆。最后的瓜,就只能落到程序员头上。

Meta的裁员方案里,支付16周的基本工资作为基本遣散费,也就是四个月的工资;工龄每增加一年可以领取两周(半个月)的额外工资,没有上限。假如以一个10年的员工计算,他可以拿到的裁员赔偿金一共是36周(9个月)的薪水。想一想,越的时间越长越亏,还不如我们的“n+1”划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