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胶粘剂 >> 胶粘剂优势 >> 国盛策略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产业链影响如
前言
中国自加入WTO后,快速融入到全球化分工合作中,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是对全球化分工的一次冲击。当前国内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国内厂商陆续复工,但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发酵。从全球产业链视角,究竟此次疫情对国内各行各业影响如何?本篇报告将为您全方位剖析:
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产业链影响如何?
海外疫情迅速蔓延。2月中下旬开始,疫情开始在海外发酵并爆发,截至年4月1日,全球(不含中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85.5万例,虽然3月下旬开始各国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防控的措施,但目前每日确诊人数仍然在快速增长,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从各国累计确诊的情况来看,北美洲的美国(确诊超过21万例)、欧洲的意大利(确诊超过11万例)、西班牙(确诊超过11万例)、德国(确诊接近8万例)、法国(确诊接近6万例)、亚洲的伊朗(确诊超过5万例)、韩国(确诊接近1万例)以及日本(确诊超过例)、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确诊超过例)等国家情况较为严峻。
中国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外疫情的爆发,通过影响上游的供给以及下游的需求而传导至国内,对经济产生冲击。特别是,前述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正是与中国贸易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从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的出口占比分别达到了16.8%、17.2%、5.7%和4.4%;我国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的进口占比分别达到了5.9%、13.3%、8.3%、8.4%以及5.8%。
从出口的产品来看,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出口的产品中,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杂项制品(主要包括家具玩具等,韩国此项占比较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产品占比较高)、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占比较高,四类产品的出口占比合计达到65%以上。
从进口的产品来看,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进口的产品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车辆航空船舶及运输设备(韩国此项占比较低,塑料橡胶制品占比较高)、化学工业及其相关产品、光学医疗等仪器进口占比较高,四类产品的进口占比合计达到70%以上;从澳大利亚的进口结构较为单一,矿产品及珠宝贵金属等占比就达到了80%以上。
海外疫情冲击也将通过进口和出口两个环节传导至国内。
从出口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疫情相关的医疗器械等需求爆发;以及由于海外停工导致国内需求上升的产品将受益,主要包括疫情相关的医疗设备、制剂、部分原料药、光通信、IDB以及PCB等;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出口大国,海外疫情导致的需求下滑也将对诸多产品带来负面冲击,例如光伏、消费电子、汽车、高空作业、轮毂电机、钛白粉、化工助剂、家电以及纺织制造等。
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海外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将对国内厂商带来成本压力,例如半导体芯片、油脂化工以及橡胶等等;另一方面疫情也给部分行业提供了国产替代的良机,例如芯片、环形器、滤波器、新材料等。
还有部分行业的相关业务全球化水平较低,因此受到海外影响有限,例如信创、医疗IT、生物制品以及中药等。
后文我们重点列出了十大行业观点,来具体分析各行业全球产业链情况,以及各类产品可能受到的冲击。
各行业全球产业链分析:
通信:
通信全球产业链——国内以中下游为主,对上游原材料及芯片依赖性较强
通信行业上游是原材料及元器件生产商,中游是设备制造商,下游则以运营商为主。目前通信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以5G产业和云产业为主,其中5G的核心是传输承载网、无线网和核心网;云产业则以光模块、光纤连接器、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构成。我国在全球通信行业产业链主要以中下游为主,生产和装配实力强,对上游半导体芯片原材料以及核心芯片依赖性较强。
按产品和国家对通信全球产业链梳理如下:
1、上游产品(以原材料和芯片为主)
原材料:住友(日本)、松下(日本)、三菱(日本)、日立化成(日本)、罗杰斯(美国)、京瓷(日本)、村田(日本);
芯片/内存:Xilinx(美国)、英特尔(美国)、AMD(美国)、三星(韩国)、SK海力士(韩国)、紫光(中国)、华为海思(中国);
光芯片:Finisar(美国)、Avago(美国)、Inphi(美国)、Acacia(美国)、JDSU(美国)、光迅科技(中国)、华工科技(中国);
电芯片:博通(美国)、Marvell(美国)、华为海思(中国)、中兴微电子(中国);
电源管理芯片:TI(美国)、ADI(美国)、中科院微电子所(中国)、华为海思(中国)
基带处理芯片:英特尔(美国)、Xilinx(美国)、Microchip(美国);
交换机芯片:博通(美国)、思科(美国)、Juniper(美国)、华为(中国);
射频芯片:Cree(美国)、Qorvo(美国)、射频芯片(住友)、恩智浦(欧洲)。
2、中游产品(以元器件为主)
天线:东山精密(中国)、春兴精工(中国)、飞荣达(中国)、世嘉科技(中国)、鸿博股份(中国)、盛路通信(中国);
PCB:深南电路(中国)、沪电股份(中国)、东山精密(中国);
滤波器:武汉凡谷(中国)、大富科技(中国)、京瓷(日本)、村田(日本);
光模块:中际旭创(中国)、新易盛(中国)、光迅科技(中国)、华工科技(中国);
光纤连接器:康普(美国)、康宁(美国)、太辰光(中国)、光迅科技(中国);
光纤预制棒:亨通光电(中国)、中天科技(中国)、长飞光纤(中国)。
3、下游产品(以完整产品为主)
光缆:亨通光电(中国)、长飞光纤(中国)、中天科技(中国)、烽火通信(中国);
宏基站:华为(中国)、诺基亚(欧洲)、中兴(中国)、爱立信(欧洲)、三星(韩国);
光通信设备:华为(中国)、诺基亚(欧洲)、中兴(中国)、思科(美国)、瑞斯康达(中国)、烽火通信(中国);
网络设备:华为(中国)、中兴(中国)、烽火通信(中国)、新华三(中国)、星网锐捷(中国)、思科(美国)、Arista(美国)、Juniper(美国)、诺基亚(欧洲);
服务器:浪潮信息(中国)、紫光股份(中国)、华为(中国)、联想(中国)、Dell(美国)、思科(美国)。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通信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中下游产品,在生产装配和封装测试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而对核心半导体原材料以及芯片生产设计依赖性较强。从分布上看,美国在高端芯片上的实力深厚,日本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则在存储芯片和封装方面拥有较强实力,台湾地区则是晶元代工的主要提供地,我国大陆地区在生产装配封装测试等环节具备较强竞争力。
疫情对出口产品的影响:利好光通信、IDC、PCB产业
首先,受疫情影响,海外部分国家宣布停产停工,无接触的线上办公/游戏/社交成为大众主流的生活方式,流量爆发迅猛,网络的承载压力加剧,对光通信的需求带来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统计了市场上最火爆的五款云办公产品,可以看到在疫情期间用户数量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流量爆发服务器压力迅速增加,扩容服务器成必选项。
对于可能受益的产品,结合海外疫情的影响,一方面部分工厂停工,另一方面远程办公兴起,流量增长,对IDC资源需求将会增加,会拉动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主要以光通信、数通设备和服务器为主。我们认为,光通信产品包括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将受益,近期光芯片供应趋紧,而本身5G周期下光通信就处于高景气度,疫情催化使得光通信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利好国内光通信产业链。
此外,由于IDC资源需求的增长,IDC板块的景气度也有所提升,我们认为利好具有海外IDC资源的厂商,包括拥有GS资产的沙钢股份、在海外拥有众多节点和资源的奥飞数据等IDC厂商将受益。除此之外,服务器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对服务器生厂商来说也属于利好。
而受疫情影响,流量增长对上游PCB的需求量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作为PCB生产大国,份额占据全球60%以上,预计本次疫情将继续扩大我国PCB的市场份额,对应的PCB厂商将迎来利好。
对于可能受损的产品,考虑到海外疫情影响,运营商建设进度将会放缓,对设备厂商来说,其订单进度或受一定影响,但考虑到海外厂商停工影响,或能取得部分海外竞争对手的订单份额。综上,我们认为对主设备商和网络设备商来说,海外疫情影响偏中性。
综合来说,海外疫情对于通信行业国内产品出口总体偏积极。对于光通信、IDC、PCB等产业来说,流量的爆发和海外工厂的停工对其产生了正向双击,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对于设备商来说,一方面疫情导致下游停工需求减少,会影响一部分出口,另一方面海外竞争对手停工则可能带来份额的提升,故总体偏中性。
疫情对进口产品的影响:成本影响有限,利好环形器、滤波器等国产替代
由于我国通信产业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对上游的半导体原材料以及芯片依赖程度高。美国垄断高端芯片与基础软件的设计,日本负责供应上游半导体材料和部分高端元器件,韩国则以存储芯片为主,欧洲则在主机装配和生产装备上具有优势。我国产业链较为完整且整机实力突出,大多数的元器件、整机的封装、测试环节均在大陆进行,而台湾地区则是晶圆代工的主要生产线所在地。国内下游生产、整机装配实力强,上游半导体芯片原材料、设计、生产设备依赖性强,目前我国的短板主要集中在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设计和部分半导体原材料的供给上。
目前海外疫情的情况上看,日韩疫情控制的更好,复工情况良好,产业链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欧美地区疫情造成的影响较大,但美国主要以芯片设计和基础软件为主,其大部分产品代工的工作更多会选择放在亚洲国家进行,而欧洲以提供高端设备为主,需求量并不紧迫。因此,我们认为,海外疫情对半导体原材料和芯片的进口将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正在逐渐减弱。
短期来看,我国通信产业链的公司大部分有做物料的提前备货,能够应对短期的生产需求,尤其是华为和中兴由于此前贸易摩擦造成的影响,均进行了较大量的上游原材料的备货。从中长期看,海外疫情或对半导体材料及芯片的进口带来一定影响,价格或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对产业链公司成本有影响,但由于产业链分工较为明确,当前亚洲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小,上游原材料断供的可能性很小,对我国通信产业的影响不大。
对于可能受益的产品,我们认为主要集中在国产替代上,包括芯片国产替代,环形器/滤波器国产替代,以及部分上游原材料的国产替代上。考虑到近两年国际贸易摩擦,主设备商华为和中兴以开展国产替代一段时间,本次疫情将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对相应的上游国产替代产业链产生利好。
电子:
电子全球产业链——产业第三次转移,中国占比不断提高
产业第三次转移,中国占比不断提高。从我国半导体产业迁移历史来看,各细分板块均经历了技术突破、份额提升、国际领先三个阶段,其中光伏、显示面板、LED等泛半导体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半导体封装测试、IC设计等产业已经站稳脚跟,进入份额提升期。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方面,我国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有望在区域聚集属性下,重演产业迁移之路。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全球第一,三业(封测、设计、代工)发展日趋均衡,虽然核心芯片自给率仍然较低,但产业链布局齐全。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从年的.5亿元增长至年.3亿元,四年间翻了一番,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区域。但核心芯片(如计算机系统CPU/MPU、通用电子统FPGA/EPLD/DSP、通信装备嵌入式MPU/DSP、存储、显示及视频驱动)自给率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年我国芯片自给率约11.2%,预计年国产化比例15%。
从设计、晶圆代工、封测、设备四方面来看:Fabless为三业(封测、设计、代工)中发展最快,高端产品空白有待填补。我国设计产业销售规模从年的3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GAGR~+42%。存储、逻辑、模拟、射频、传感、功率半导体等产品线及其细分领域均有布局,但高端芯片如WIFI芯片,蓝牙芯片,交换机芯片,FPGA芯片等国产化率接近零。向高性能、高端产品转变、领导行业标准升级,获取产品生命周期中利润最丰厚的关键时段,是未来IC设计方向国产化突破方向。
疫情对进出口产品的影响:半导体、面板影响有限,消费电子中期需求有望企稳
我们认为本轮疫情导致板块大幅波动之后,重点着眼从决定公司核心产业价值的三大关键点入手分析。
1、创新趋势:创新是决定电子行业的估值与持续成长的核心逻辑,本轮创新由5G驱动的数据中心、手机、通讯等历史上第一次共振,创新进度及强度与疫情无关。
2、中期供需:全球半导体投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202.html